[Book] 簡單父母經 Simplicity Parenting

 [簡單父母經] Simplicity Parenting

首先,我要感謝後面預約的九個讀者,督促我讀完這本書。其次,想認識後面預約的九個讀者,可以有夥伴展開對話。讓我想到之前燦爛時光東南亞書店歡迎大家在書後面留言,宗翰的空屋筆記也是,想偷偷在書裡面塞自己的Email。

整本書說穿了沒什麼特別,就是「簡化」,但是若能做到,生活會有戲劇性的轉變。簡化包括玩具、衣櫃、書櫃、行程表等。物質性的玩具、衣服與書籍,可以將大部分整理收納起來,只留一小部分在外,定時輪替。你會發現孩子並不會因為減少而不開心,反而玩得更好、過得更好。過多的選擇容易超出孩子的負載,其實大人也是,我想起林懷民老師說,他的衣櫃打開都是同一款衣服,不需要選擇。

「較小、較好管理的玩具量會引來深度與投入的玩耍。堆如雪崩的玩具則會引來情緒上的無聯繫感與受不了的感覺。」(P.88)玩具的選擇上,減少玩法單一或定型的玩具與聲光刺激性高的玩具,給予孩子們真的工具,而非玩具工具。將玩具分籃收起,再以布蓋上可減少家中雜亂感,讓孩子一次只拉一籃出來玩,每次的量以孩子五分鐘內能收完為準。

「物資過剩也許會剝奪孩子真正創造力的來源:無聊。」(P.85)有時簡單的樹枝跟布等反而能引發更創造性的遊戲,讓我想到國小時我們用墊板、尺做軌道,玩滾筆的遊戲。有本繪本「好無聊喔!」便是陳述無聊下會發生的事。將行程表簡化,給予空間發展無聊,同時在這些行程表的空隙,親子互動交流的信任才會發生。

過早讓孩子參與職業化、有組織化的運動訓練或賽事也可能傷害孩子。除了行程滿檔之外,還有不適齡的運動傷害。在無結構的玩耍中,孩子可以發展遊戲規則,但運動及比賽本身規則已經被定義了。

生活的規律性有助於孩子穩定,即使很難做到無變動,可與孩子「預覽明天」,幫助孩子知道要期望什麼。訂下一周菜單,對採買、備餐及用餐者都有幫助。但身為害怕承諾專家,這我覺得是對我來說較難的,不知有無前輩經驗分享。全家共進晚餐是重要的,且是從共同備餐開始、共同參與清理結束。用餐前可以有一個小儀式,分享禱詞或共享燭光。在泰北聖愛家還有花蓮吉拉米代,用餐前都會有這樣的時光,泰北的孩子多有信仰,我也習慣陪伴等待他們禱告後用餐。

留意家裡的香味與光,「太多刺激會造成感官超載。不但要調整聲音的聲調與大小,還要調整家中光與味道的大小。」(P.117)燭光能創造一個魔法的世界,將注意力集中在小小的光圈,產生安撫力。

關於電子用品,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兩歲以下的孩子不要看任何電視,兩歲以上也要限制他們看電視;作者建議七歲以下的孩子不要花時間在電腦、電視遊戲、或手持的電子設備上。若大人無法調整生活習慣,至少要將這些設備移至邊間,而非核心區域。大人也要留意成人的話題與用詞,使用正向語言並保持溫厚。

值得提醒也是我覺得很容易踏入的誤區是──以尊重為名將過多的選擇交給孩子,「你要不要坐在這兒」、「你們要游泳還是吃點心」、「你可以關上門嗎」。「我們活在一個國家與世代,將選擇與自由劃上了等號。然而對小小孩而言,選擇的自由在每天中每一件小事都要選!這會是一種令他麻痺的負擔。」(P.245)另外,多給予直接指示,減少請求。這些對我來說也是困難的,基本上是因為大人自己也舉棋不定、猶疑不決。附圖為三頁有實際對話的部分,理應該標記適當的對話方式,但還是標註不適當的對話方式增加共感。

最後補上與伴侶的分工,主要是意外知道新生命其實帶給新手父母的震盪還包括伴侶關係。爸爸負起育兒中特定的專責工作,如洗澡、哄睡,可以讓爸爸更參與孩子的生活,並且讓孩子感受到規律的一致性。同時,減少伴侶覺得是在幫忙,且怎麼做都不如主要照顧者的感受。

要練習的事情還很多,#更簡單的生活更美好的人生。

--

簡單父母經 / 金.約翰.培恩 (Kim John Payne) 麗沙.M.羅絲 (Lisa M. Ross) 合著;潘定凱譯
琉璃光出版社 2011.3
譯自:Simplicity Parenting: Using the Extraordinary Power of Less to Raise Calmer, Happier, and More Secure Kids









留言